富豪优配
“以为要挨两刀、受两次罪,没想到一次手术就把两个肿瘤都切了!”近日,75岁的陈女士从东莞市肝胆医院(南城医院)康复出院,握着外科医生的手再三致谢。
此前,她因结肠癌合并肝转移陷入“双癌夹击”困境,南城医院多学科团队(MDT)创新采用腹腔镜联合手术,在一次微创操作中同时切除两处病灶,不仅打破“分阶段手术”的传统模式,更以精准医疗为高龄复杂肿瘤患者开辟了新的生命通道。
危急!腹痛背后藏“双癌”
故事的起点,是一场持续三个月的隐痛。一向身体硬朗的陈女士,因右上腹疼痛骤然加剧被紧急送医,急诊科医生曾贤祥的初步CT检查,率先揪出“肝脏占位性病变”的隐患。
然而,当医护团队为明确病因展开全腹增强CT检查时,更棘手的情况出现了——结肠部位竟也藏着一个约2厘米的异常肿块。
肝癌核磁共振影像图
“是结肠癌转移到肝脏,还是肝癌转移到结肠?或是两种原发癌?”这个关键问题,直接决定着治疗方向与患者预后。更复杂的是,陈女士有多年丙肝病史且未规范治疗,肝脏基础条件薄弱,进一步增加了诊断与治疗的难度。
肠镜检查下的结肠中分化腺癌
为避免“误诊误治”富豪优配,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机制。影像科专家反复比对CT影像与肠镜活检病理报告,肿瘤科医生分析肿瘤分期与后续靶向治疗方案,麻醉科评估老人心肺功能能否耐受大手术……
经过多轮讨论,团队最终锁定“结肠癌肝转移”的诊断,并排除了“先化疗再手术”的方案——“患者肝部肿瘤已达7厘米,若不及时切除,可能出现破裂出血风险,必须尽快手术。”
攻坚!“一把刀”闯过三重难关
“同期做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+肝中叶切除术,相当于在‘刀尖上跳双人舞’。”主刀团队成员、南城医院党总支书记王三贵这样形容手术难度。
这场历时数小时的手术,至少要闯过三道“生死关”:第一道关是“解剖复杂性”。肝中叶切除不同于常规肝癌手术,需同时处理多个解剖平面,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大出血。
第二道关是“术中状态监测”。完成结肠癌根治术后,患者需耐受第二阶段的肝脏手术,这对麻醉团队是极大考验。麻醉医生全程动态监测血压、心率、凝血功能等所项指标,通过精准调控麻醉深度,确保患者始终保持生命体征平稳,为后续操作留出安全窗口。
第三道关是“肿瘤完整切除”。为防止癌细胞残留,团队创新运用荧光腹腔镜及3D腹腔镜等先进技术精准划定切除范围,最终将结肠病灶与肝转移瘤完整取出,术后再次通过腹腔镜超声确认“无残留”,才算真正“拆弹”成功。
“放在以前,这种手术至少要分两次做,间隔2-3个月,患者不仅要多挨一刀,还可能面临肿瘤进展风险。”外科副主任王海峰说,此次微创联合手术的成功,不仅减少了手术创伤,更将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缩短了近一半。
底气!三年专科建设结硕果
这场高难度手术的成功,并非偶然。
2022年,南城医院增挂“东莞市肝胆医院”牌子,开启肝胆胰胃肠肿瘤诊疗能力提升的“攻坚之路”:引进3D腹腔镜、荧光腹腔镜、海扶刀等先进设备,组建由肝胆外科、胃肠外科、影像科等组成的多学科团队,逐步形成“微创治疗+精准诊断+综合康复”的诊疗体系。
“海扶刀”——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
“以前遇到复杂肿瘤患者,可能要建议转去广州、深圳的大医院,现在我们自己就能啃下‘硬骨头’。”王三贵介绍,三年来,医院不仅在肝胆专科领域实现突破,还带动消化内科、重症医学科等学科同步发展——海扶微无创医学中心可开展不开刀治疗子宫肌瘤、肝癌等疾病,介入科能为晚期肿瘤患者提供微创介入治疗,这些学科的“协同作战”,为像陈女士这样的患者提供了“一站式”诊疗服务。
如今,陈女士已顺利进入术后靶向治疗阶段,复查结果显示肝功能恢复良好,无肿瘤复发迹象。
她的故事,不仅是南城医院诊疗能力提升的缩影,更折射出南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民生温度——从“大病要出市”到“家门口看好病”,越来越多像陈女士这样的患者,正在享受到医疗水平提升带来的红利。
未来,东莞市肝胆医院(南城医院)将继续以“肝胆专科”为核心,深化多学科协作模式,让更精准、更微创、更人文的医疗服务,守护更多莞邑百姓的生命健康。
出品 | 南城融媒体中心
文字 | 练嘉欣
图片 | 练嘉欣 东莞市肝胆医院(南城医院)
编辑 | 丘君花
审核 | 程玮坚
本文来源:东莞南城发布
富豪优配
贵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